所谓的情绪稳定,本质都是境随心转,改变对烦心事的看法。 把“我完了”,改成“我永远有办法应对”。 很多人把情绪管理这个能力,理解得太复杂了。 真正的情绪管理不是压抑自己的情绪,也不是让自己在面对任何事都装做无所谓,更不是让自己每时每刻都保持情绪稳定。 情绪管理最终的目标是,识别自己的情绪的问题,然后调整自己的认知,让自己恢复到稳定的状态。 从结果上讲,想做到情绪稳定,其实很简单,就是面对任何状况,脑子里冒出的第一个想法是: “这个事情,一定有办法解决的。” 一、心理学上有个词,叫“费斯汀格法则” 以这个心理学概念写的文章,我至少写过五篇,费斯汀格的含义是: “生活中的10%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,而另外的90%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。” 换言之,生活中有10%的事情是我们无法掌控的,而另外的90%却是我们能掌控的。 再延伸出一个精髓就是——事件本身的影响有限,真正影响我们的是,我们对事件的态度和行为。 俗话说,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,可与语人无二三。 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麻烦,遇到糟心事情的时候,不如换个心情,微笑地面对。 给大家讲一个故事: 有一对夫妻开车回家时,妻子在倒车时油门当刹车踩,剧烈地撞上了后面的消防栓。 两口子都受了伤,惊魂未定、确定双方都只是皮肉有恙,无大碍后,丈夫提出和妻子合个影立此存照。 他觉得和老婆一生经历的所有糗事都值得记录下来留作纪念。。。。 是不是觉得这个丈夫很可爱? 要是一般的夫妻,丈夫或许早就开始责备妻子不会开车了,更厉害的甚至会争吵起来。 从倒车开始指责,可以追溯到当初为什么买车,买车的钱又是怎么向娘家借的,说得委屈了会哭,哭得狠了说不定就要说到离婚.... 夫妻关系的杀手,其实有时候真的并不是出轨、家暴。 而是在我遇到困难时你没有帮我一把,在我痛苦难过时,你依然在不依不饶地指责。 责备一出口,就意味着伤害,一个小伤口一旦撕裂便是一片的血色。 而这个丈夫,并没有对既定的事实进行抱怨,而是先用巧妙的方法,化解妻子紧张害怕的情绪。 这是真的用行动在解决问题,同时给到了妻子足够的情绪价值。 二、如何修炼出自己强大的心态? 学习费斯汀格原理不难,难的是,我们怎么去有意识地找到影响我们的那10%。 怎么控制自己的情绪也是个难题,有些人就是暴躁,控制不了情绪。 控制情绪是一项需要修炼的能力,需要改变我们的心胸,要在认知失调的时候,改变我们对事情本身的看法。 关键来了,怎么一步步地调整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呢? 比如,从看到下属犯错就发火,怎么慢慢地调整成,平静地理解他犯错, 并及时地给他提供相关的帮助呢? 可以从以下三个步骤去慢慢地训练:觉察—>抽离—>行动。 (1)第一步:觉察 这一步是,迅速觉察到自己的情绪状态,并明确地描述它。 比如: “我现在很生气,也很自责。” “我现在沮丧,不知道怎么办。” 当你能够清晰地命名自己的情绪时,你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,从而把自己从爆发的边缘拉了回来,这就已经迈出了掌控它的第一步。 (2)第二步:抽离 这一步是,把自己从这件事中“摘”出来,想象自己是“旁观者”,从旁观者的角度思考,面对这件事,应该怎么解决。 当人们以旁观者身份评估问题时,更倾向于采用理性分析框架,而非感性反应。 这样我们就能从“我很愤怒,我要发火”的状态,调整成“我应该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”的状态。 (3)第三步:行动 既然已经接纳了现实,接下来就要思考如何采取更积极的措施解决问题。 此时应该对事不对人,关注于解决问题,而不是针对人。 比如上面开车的夫妻,既然车被撞坏了,丈夫责备妻子也无济于事,丈夫的第一个行动步骤是安抚各自的情绪,然后再去解决修车的问题。 当我们能熟练的运用这三个步骤,去改变对事物的认知的时候,我们就拥有了重新定义事件、引导情绪方向的能力。 习惯这种思维方式后,就能做到真正的情绪自由了。 三、最后总结一下 费斯汀格法则主要告诉我们: “生活中有10%的事情是我们无法掌控的,而另外的90%却是我们能掌控的。我们要改变对各种不顺心的看法,才能保持事事顺心的状态”。 情绪从来不是敌人,而是提醒我们关注自身需求的信使。 而真正的成长,就是在每一次冲突中,选择以最优的方式回应,活出更好的自己。 我们懂得很多道理,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,那是因为迟迟没有行动。 就趁现在吧,多珍惜身边人和当下。 积极面对所有事,一步步改变我们对事情本身的看法,让自己成为情绪自由的人。 更多资讯请登录:防静电产品资讯网www.esd.cn (责任编辑:蚂蚁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