越是基础的概念,往往越不容易做到准确理解,高频词汇“格局”便是如此。你觉得呢? 一、什么叫格局?“格”的意思是认识、理解和探究。所谓“格物致知”,意思就是通过对事物的不断分析和思考,获得新的认知。“局”是时间和空间,简单理解就是环境。比如“局势”其实就是环境的发展趋势,“骗局”就是设计一个欺骗的环境。“格局”组合在一起,意思便是如何去认识环境。我们说一个“格局大”,其实是指这个人会从一个广阔的时间、空间去角度去理解、思考事物。把空间的概念扩展一下,把概念层面的空间也包含进去。比如在产品规划的时候,你的目标定位是部分客群还是全部客群,这就存在概念层面的不同格局。所以,能够认识不同的维度下的空间、时间和概念范畴的环境和自身的变化,这就是格局。 二、格局大了,目标会变,问题也会变通过放大格局,首先可以让我们从更大的系统去认识事物,找到更多的机会点和机会。其次可以更有效剥离现实的干扰,在纷繁的现象中抓住事物的本质,发现关键点。最后可以提升自己的时间效率。正如《大学》中讲到的,“物有本末,事有始终,知所先后,则近道矣”。凡事知道选择的原则、决策的原则,并且深刻理解他的内在规律,按照原则去做选择。就能够知止而后有得了。放到日常中切己体察。比如做产品管理,本质是一种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之间的交换。为客户做好服务,就是用户价值;希望客户和我签订新合同、希望客户能够给我们打满意度、希望客户给我好评,就是商业价值。产品管理的本质是通过做好用户价值来实现商业价值,只有产品输出足够好的用户价值,才能实现商业价值。如何选择呢?就有了《孙子兵法》中原则:“进不求名,退不避罪,唯人是保,而利合于主,国之宝也”。用户的一个属性之一是有限理性,受到能力、视野的因素只能做到部分理性。真正的坚持“客户第一”的选择原则,不要怕没有按照的客户的意见去做而担心得罪客户,造成合同不能新签、满意度低和不良评价,一切只为客户的业务成功,从客户的利益出发。有格局的人,可以更好的认识自己。当把自己放入一个大的系统中时候,就可以克制自己的本位主义,理解主次关系,从对自己做到准确定位,也能够不自大、自是而变的谦逊。 三、要变得有格局,需要不断的学习学习三大的功夫,阅读、写作和朗读。 1、阅读。通过阅读,从他人的视角去提升自己的眼界,并且不断的让新颖的思想熏陶自己的灵魂。 2、写作。写的过程本身就在推动思考,而且是在提高思考的标准,在写的过程中,让自己对事物的理解更为深入。 3、朗读。语言在大脑中是通过声音传播的,通过朗读可以加深自己的理解、体验和记忆,同时修正自己原先的理解。通过,阅读、写作和朗读,让自己的大脑处于一种高密度的思考中,它是一种脑力的健身运动,不断的拓宽让我们的思想的边界和深度。 更多资讯请登录:防静电产品资讯网www.esd.cn (责任编辑:蚂蚁) |